首页正文

印度四大毒蛇之一——圆斑蝰蛇

2020-10-041328圆斑蝰养生

圆斑蝰(学名:Daboia russelii)

圆斑蝰一般可以长到1.2米,最大的究极体有1.66米。

圆斑蝰和印度眼睛蛇,印度环蛇以及锯鳞蝰蛇并称印度四大毒蛇,它们是印度咬死人最多的四种毒蛇。仅在印度,圆斑蝰每年咬死上千人。

▲圆斑蝰们的栖息地

早期泰国圆斑蝰被认为是圆斑蝰的亚种,现已独立成种。

▲圆斑蝰(学名:Daboia russelii)

▲泰国圆斑蝰(学名:Daboia siamensis)

泰国圆斑蝰与圆斑蝰的毒液相似,圆斑蝰毒液中70%的含量是磷脂酶,以至少7种同工酶的形式存在。观察该酶有治疗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圆斑蝰咬伤会造成自发性出血、休克和肾衰竭。在一些国家,圆斑蝰的咬伤是急性肾衰竭最常见的原因。

在临床表现上有一个迷人的变异,无疑反映了毒液成分的地理差异。

缅甸和南印度圆斑蝰造成急性垂体梗死,斯里兰卡和南印度圆斑蝰造成横纹肌溶解和突触前神经毒性。

使用强效特异性抗毒血清治疗可迅速控制出血和凝血障碍,但可能无法逆转肾毒性和休克。

被圆斑蝰咬伤的死亡原因包括休克、脑垂体及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及急性肾小管坏死或双侧肾皮质坏死。

圆斑蝰的毒液量在21-268mg,它第一次咬释放的毒液量为6-147mg,因此大约45%的毒液量在第一口被消耗掉。

▲巴勒斯坦山蝰(学名:Vipera palaestinae)的幼体

与之关系密切的巴勒斯坦山蝰则不是这样的,山蝰可以连续攻击10次不减少注毒量。1978年MEBS给出圆斑蝰静脉注射LD50为0.03-2.11mg/kg,

在殖民时期,圆斑蝰被认为是印度次大陆上最致命的毒蛇之一,也是印度南部最常见的致命毒蛇。在斯里兰卡,圆斑蝰蛇,印度环蛇和眼镜蛇造成了97%的致命毒蛇咬伤,每年接近1000次。

在一项研究中,73%的咬伤和所有致命病例都是由圆斑蝰引起的。

1935年至1940年间,缅甸每年平均有2122人死于毒蛇咬伤,70%以上的毒蛇咬伤致死事件都是由泰国圆斑蝰蛇造成的。

1973年至1984年,仰光综合医院70%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是由泰国圆斑蝰咬伤引起的,死亡率为39% 。

在科伦坡,它导致49%急性肾衰竭。

在达雅瓦底镇医院,死亡率为8%

1970-1976年,Maung-Maung-Ave给出的226例圆斑蝰咬伤,死亡率为24%

1976-1990年中国广西泰国圆斑蝰咬伤65人死亡6人,死亡率9.23%。

圆斑蝰毒液受地理变异的影响,所有国家都有关于止血异常的描述,但斯里兰卡的凝血病变不如缅甸明显,脑垂体出血到目前为止已得到证实,只在缅甸和印度南部被发现。血管内溶血在斯里兰卡最为明显,但印度和泰国也有报道。

神经肌肉毒性是斯里兰卡圆斑蝰的主要临床特征,也可能发生在印度。化疗面部水肿,作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证据,迄今为止仅在缅甸被描述。原发性休克和低血压在缅甸最常见,但也在其他国家的报告中提到。通过简单色谱分析,发现这些不同国家的圆斑蝰毒液存在明显差异。

不同地区圆斑蝰咬伤的症状分布:

从印度北部、西部和南部采集了毒液样本分析,来自印度南部的毒液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它们没有酸性磷脂酶,也没有具有磷脂酶活性的大量碱性蛋白质。而是具有较高的致死能力和较低的蛋白酶和蛋白酶抑制活性。

这些差异是一些抗蛇毒血清在远离免疫毒液来源的地区使用时临床疗效不佳的明显原因。

有趣的是,缅甸和泰国的圆斑蝰在临床效果和严重程度上的差异并没有伴随任何可检测到的形态学差异。

这是圆斑蝰的致死时间记录:

缅甸和泰国的圆斑蝰平均致死时间72小时,最快的一个2.5小时。

1968年Reid给出印度的圆斑蝰咬伤平均死亡时间41.3小时,最快的一个15分钟。

蝰科毒蛇的毒液类型属于局部迅速但致死较慢,这个平均死亡时间证明了这个道理,但是为何圆斑蝰能造成15分钟的致死记录呢?

圆斑蝰的第X因子激活酶活性是所有蛇类中最高,它的毒液有很强的凝血能力。在毒液进入静脉时可以大大增强毒液的破坏力。

1970年测得圆斑蝰的静脉LD50为0.13mg/kg,腹腔0.4mg/kg。强凝血使得它的静脉毒性比腹腔毒性还要高3倍。

所以说如果被圆斑蝰咬到并且在静脉大剂量注射毒液的话,就能够造成快速死亡。

当然,如果受害者不幸对蛇毒过敏,死亡来的也能很快。不过这些都是小概率事件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