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正文

蛇口腔炎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1、材料与方法       发病情况动物园于1999年12月3日引进一批蛇,到2000年3月21日开始出现死亡,经检查发现发病率高达100%,主要症状为蛇口腔粘膜溃烂坏死,有脓性分泌物,肺充血,肝有出血点,胃粘膜弥漫性出血坏死且部分粘膜脱落。死亡率高达50%以上。



       病原的分离培养及形态观察无菌条件下采取患病的水律蛇、广蛇口腔脓性分泌物和刚死的眼镜蛇、榕蛇的口腔脓性分泌物及肝、肺的病料,划线于普通琼脂平板、兔血平板和S-S琼脂平板上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并置于35℃恒温箱培养24h,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取优势菌落移接到普通琼脂平板作纯培养后供以下试验用,并对纯培养物作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纯度。同时取病料抹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致病性试验将各细菌纯培养物分别接种于普通营养肉汤,35℃培养18h,取各培养物012mL分别腹腔接种小白鼠,每个菌株接种3只小白鼠,对照组腹腔注射012mL无菌肉汤,观察2d,对死亡或有明显症状的小白鼠进行解剖,取病料进行涂片镜检,以确认是否为接种菌。        生化鉴定将致病菌的纯培养物经扩大培养后做以下生化试验:各种糖(醇、苷)发酵试验、尿素酶、氧化酶、苯丙氨酸脱氢酶、硝酸盐还原、硫化氢产生、V—P试验、半固体动力试验、甲基红试验等。       致病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及治疗取经鉴定的致病菌涂布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用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药敏纸片为上海市医学化验所产品),以抑菌圈直径的大小为敏感性指标,判断标准为:抑菌圈的直径大于30mm为高度敏感,20~30mm为中度敏感,10~20mm为低度敏感,小于10mm为耐药。根据药物敏感性结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2、 结 果       病料涂片观察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在口腔分泌物、肝、肺中发现有较多的革兰氏染色阴性、两端钝圆的小杆菌,有球杆状,也有长丝状,多数单个存在,形态不一,无荚膜,无芽孢。       病原分离培养在35℃培养的兔血平板上长有溶血菌落;普通琼脂平板上长有呈灰色薄膜状的菌落,膜间有分界线;S—S琼脂平板上长有呈圆形,半透明,微隆起,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的小菌落;普通营养肉汤变为浑浊。取优势菌落进行纯培养,淘汰不纯培养物,共获得14株细菌,观察其形态、菌落特征。从水律蛇口腔分离的1、2号菌株,革兰氏染色阴性,两端钝圆的小杆菌,有球杆状,也有长丝状,多数单个存在,无荚膜,无芽孢。菌落特征为灰白色,湿润,薄膜状菌落,1号菌株完全溶血,2号菌株不完全溶血。从广蛇口腔分离的3、4号菌株形态与1、2号菌株相似,菌落特征为圆形,无色透明,微隆起,光滑湿润,菌落周围有薄层的波纹状生长物,3号完全溶血,4号不完全溶血。从眼镜蛇口腔分离的5号、9号和由肝脏分离的6号3个菌株的菌落为灰白色,湿润,薄膜状菌落,完全溶血。而从眼镜蛇肺脏分离的7、8号菌株,菌落扁平,光滑湿润,无色透明,不完全溶血。从榕蛇肝、肺和口腔分离的共5个菌株的菌落形态基本一致,扁平,光滑,湿润,无色透明,除13号菌株完全溶血外,其他4个菌株为不完全溶血。        致病性试验经挑选出的14株细菌的肉汤培养物接种小白鼠,均在接种后16~18h间死亡。对死亡或症状明显的小白鼠进行剖检,并取肝、肺、脾抹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与接种菌相似,其结果如下:每个菌株接种3只小白鼠,14个菌株中,4、6、7、11号菌株仅引起2只小白鼠死亡,其他各菌株接种的3只小白鼠均死亡。除1、7、8、12、14号菌株致死的小白鼠未见明显症状和病理变化外,其他病死的小白鼠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肝、肺淤血变黑,心、肺有出血点,肠内充满黄色或褐色液体。        生化特性测定对14株病原菌接种各种生化培养基后,在37℃培养24h观察,根据细菌形态、菌落特征和生化测定结果,初步确定1、4、5、6、9、13号菌为普通变形杆菌;2、3、7、8、10、11、12、14号菌为摩根氏菌。14株细菌的主要生化特性及与普通变形杆菌和摩根氏菌的标准模式的特征比较见表1。        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对14株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中度敏感的药物有菌必治、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呋喃妥因,低度敏感的有先锋5号,无效的药物有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替卡西林(表2)。         治疗结果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菌必治、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和呋喃妥因对分离的细菌敏感,但考虑到呋喃妥因的毒性较大,因此采取以菌必治为主,配合环丙沙星和头孢他啶的治疗方案,对已发病的蛇进行治疗。其中,对176条广蛇、86条眼镜蛇、221条榕蛇和126条水律蛇共609条蛇,用菌必治进行治疗,灌服,每天2次,治疗3d,3d后均改用环丙沙星或头孢他啶治疗。同时对笼舍进行彻底清洗消毒,用双氧水清洗蛇口腔后,涂上龙胆紫药液,对本病的治疗有较好的辅助作用。经过7d的综合治疗措施后,96条广蛇、67条眼镜蛇、176条榕蛇和91条水律蛇明显康复,总的治愈率达7016%,死亡率为2914%。



        3、小结与讨论        从患病和死亡的眼镜蛇、广蛇、榕蛇、水律蛇的各器官中分离到的14株细菌中,根据菌落形态、菌体形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动物接种试验,按《伯杰氏细菌分类学鉴定手册》、《临床细菌学》、《兽医微生物学》,确定这14株细菌为肠杆菌群中的两种,即1、4、5、6、9、13号为普通变形杆菌;2、3、7、8、10、11、12、14号菌为摩根氏菌。通过致病性试验表明,这14株细菌对小白鼠都有较强的致病力,而且从死亡的小白鼠取肝、肾等抹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与接种菌相似,故而笔者认为普通变形杆菌和摩根氏菌是引起蛇发生口腔炎的病原菌。        其致病机制虽仍不清楚,但可能由于组织遭受广泛侵袭而产生毒素,导致口腔溃烂影响吞食,最终导致蛇的死亡。本试验结果为今后对普通变形杆菌和摩根氏菌感染引起病症的研究和防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必治、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和呋喃妥因对分离的细菌敏感,因此治疗本病时应用菌必治、环丙沙星、头孢他啶灌服,同时对笼舍进行彻底清理、消毒,用双氧水清洗蛇口腔,再涂上龙胆紫,对本病的控制起到良好的作用,使总的治愈率达7016%。这两种菌在自然界中,如水、土壤及各种腐败物中广泛存在,特别是腐败动物尸体中。       据报道,食物过6~8h不回锅加热,这两种菌就有可能在食物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从而引起食物中毒。因此,要求饲养员在饲喂肉食食物过后,要及时清理剩余饲料。本次蛇群发生口腔炎并导致死亡是发生在冬眠期刚过之时,这可能是由于蛇在冬眠过程中不吃不动,整个机体处于休眠状态,这样有利于细菌在口腔生长繁殖,再加上冬眠时蛇的抵抗力下降,细菌便乘虚而入,侵害口腔。又据报道[3],在夏季因气温长期过高,运动场所狭小通风不良和没有及时清理、消毒运动场时,也同样会引起蛇感染或继发感染这两种菌。故而,在蛇的养殖过程中必须加强饲养管理。    声明: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